截至2025年10月29日收盘,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5444家,总市值突破119万亿元,“十四五”期间连续五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这组数据不仅是规模扩张的量化体现,更折射出中国股市在全球金融格局中从“量的积累”到 “质的飞跃” 的强势崛起轨迹,其在市场结构、创新动能与生态治理等维度的深层次变革,正重塑全球对中国资本价值的认知。 阅读量:14685
第一,关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年多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在何副总理的具体指导下,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结构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反映金融运行的主要宏观金融指标也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状态,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7%,M2同比增长8.4%,贷款同比增长6.6%,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的贷款增长7.7%左右,社会融资成本也处于历史低位,为我国经济的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阅读量:10642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这一会议的核心内容为未来经济政策的定调,释放出一系列重要信号,预示着中国将在应对外部挑战与内部压力的过程中采取更加主动的经济调控措施。
国务院总理李强12月8日和9日在北京分别会见来华出席“1+10”对话会的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金融业的每一次创新与突破,都将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供新的动力。2024中国金融年度品牌榜的出炉,必将为行业树立标杆,激励更多金融机构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不断前行。
根据《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证监办函〔2022〕840号)有关要求,部分省级(含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已将辖内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方案报送我会备案。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659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48亿美元,升幅为0.15%。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近期发布的《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中国财产保险行业的未来五年发展指明了方向。该方案旨在保持财险业平稳增长,提升行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与综合实力,构建结构合理、治理良好、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本文将详尽分析该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预期目标及实施措施,并探讨其对财险行业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全面加强财险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深化财险领域改革,促进财险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金融强国建设。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系统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培训班在陕西延安举办。本次培训班由总局党建工作局(党委宣传部)主办,来自驻总局纪检监察组办公室,机关各司局,各金融监管局及辖内分局、支局代表,各总局管理单位共160余名同志参加培训,实现系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条线干部“四级联训”。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适用规定》已经2024年9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第8次行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适用规定》明确了央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实施行政处罚时的裁量标准,并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的出台标志着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金融监管透明度、合法合规性及行政处罚公正性方面。这一新规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市场合规性以及监管机构与市场参与者的关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